我问好友鸭子,你对园西路有些什么记忆?
她说,对园西路最深的记忆,是初中的时候,园西路下段有一家叫“泰国西米露”的店,当时对泰国还没有太深的认识,只记得那里的猪排饭,五块钱一份,里面有一大块猪排和炸薯条配番茄酱,经济实惠又好吃,成了我们每天中午的小食堂
我和鸭子是同班同学,后来发展成了闺蜜,经她这么一说,我也想起了很多关于园西路的回忆,印象最深的是园西路坡顶有一家冷饮店,茉香绿茶1块钱1杯,买一杯,就可以从下午放学坐到傍晚太阳落山,大家在店里说笑聊天,或者做会儿作业,然后再一起回家
对于曾经在云南大学、民族大学、昆明市第三十中学读过书的人来说,园西路是一个既神奇又充满回忆的地方
这条不到500米的小坡,曾经风光无限热闹无比,充满了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美食,包罗万象,不管你是本地人,还是外地人,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你口味的食物;它不仅提供美食,也陪伴着无数莘莘学子从入学,到毕业,度过了读书时代最美好的青春
现如今,随着各高校的搬迁,这条路慢慢开始失去往日火爆的光景,美食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随之提高,像学校里的学生们一样,来了一批又一批,也“毕业”了一批又一批,但无论如何,园西路对于昆明的很多年轻人来说,依然是喜爱的美食聚集地,也是不可割舍的一份回忆
那些熟悉的味道
友人园
友人园是园西路上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“老字号”,也是最适合聚餐的一家饭馆。每到毕业季,附近学校的学生都会邀请老师到这里来吃一顿饭,既是对于恩师的谢师宴,也是同学之间的散伙饭,这家饭馆见证了多少同窗的友谊和抱头痛哭的不舍,恐怕是数也数不清了吧
傣族人家
另外一家开得时间很长的点菜馆,是傣族人家,每次经过都是人头攒动,傣味的撒丕、酸笋、大烧、水腌菜、香茅草……最喜欢坐在二楼的窗边,吹着凉风,看着楼下热闹的人群,吃着那酸爽的味道,真是惬意
园西路的饭馆不多,不过要说到小吃,那可是大名鼎鼎的
火王烧豆腐
这家历史悠久的火王烧烤,别的不说,烧豆腐可是声名远扬,有多少人是冲着这口烧豆腐去的,小小的豆腐烤的胀鼓鼓的,外脆里嫩,蘸上秘制的作料或辣椒粉,超级爽啊……每次路过都要买10个或者20个来解馋
无名烧烤
坡底的“无名烧烤”也是历史悠久,门口经常挤满了人,以前烧烤一元一串,现在已经涨价了,但是依然无法阻挡各路美食爱好者的光临,排队等烧烤,可以先来一个洋芋粑粑,炸的边缘酥脆,撒上辣椒面就可以吃,还是以前的味道
无名烧烤旁边就是“长沙臭豆腐”,闻着奇臭无比,吃着又很香,欲罢不能
烤猪脚
如果我说“腾冲广义和”和“大家乐”,可能很多人还不明白,但是如果我说“烤小猪脚”,相信就无人不知了,园西路上最有名的两家烤小猪脚,就是这两家相邻的店铺门口的摊子,中间距离不过几米,竞争了那么多年,依然屹立不倒,而且分别都有了大批粉丝
每次来园西路,还没走到店门口,老远就能闻见烤猪蹄的香味,虽然每次人都很多,但好像被一根看不见的风筝线扯着似的,忍不住加入排队的人群中
我在园西路第一次吃小猪脚,是在腾冲广义和买的,当年也是这个老板,一直卖到现在,老板从青壮年变成了大叔,依然保持着风趣幽默的性格在烤着猪脚
现在去吃猪脚,偶尔也会来一份以前没有的烤脑花,猪脑花包在锡箔纸里,加入各种作料,慢慢烤到沸腾,入口即化
另外也有几家看起来差不多的烤猪蹄,但是生意却比不上那两家
已经好几年没有吃过的“杨大妈泡菜”,也算是历史悠久了,很多人的记忆,如今品种越来越多,口味越来越丰富,但是感觉味道不如从前了,价格也越来越贵
章鱼小丸子
章鱼小丸子也是很多人来园西路必吃的美食之一,章鱼小丸子曾经在昆明的很多大街小巷出现,但不久就消失于人们的视野,我曾经吃过其他地方的,味道都不如这家好,在园西路开了这么多年依然经久不衰,也是有原因的
胡九小吃
胡九小吃和门口的奶茶店也是经历的很多年的老店,作为玉溪小吃的代表,也还不错
文化巷烤肠
文化巷的烤肠很有名,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开到了园西路,老板人很客气,也还是当年的味道
除了多年以来熟悉的味道,园西路小吃商铺的快速更换,也带来了很多新奇的美味
前几年开始流行的“柠檬水”,还有西番莲、玫瑰等口味,分小袋装和大杯装,当年在园西路上走着,几乎是人手一杯
台湾的“阿里山石烤香肠”,有一段时间也是风靡了整个昆明,又迅速的消失了一些,口味众多,现在园西路的这家,生意也还不错
专门卖包烧的“时鲜食客”,在昆明有很多家分店,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喜爱
相比起路边摊,这家“煎饼果子”的环境可谓是很好了,标准化的操作,在园西路这个地段来说价格不算贵,分量很足,一个煎饼果子够两个人吃,只是少了路边摊的亲切感和熟悉的那种味道
“Mr.POP”烤土豆堡,将土豆烤熟挖开,放入牛肉粒和玉米豌豆等蔬菜,用小勺子舀着吃,对于能把土豆吃出一百种花样的云南人来说,20多块钱一个的土豆堡并不很吸引,也就是尝个鲜而已吧,路边的烧洋芋配卤腐汁或者辣椒面可能更让人吃得酣畅淋漓
“牛排杯”也是前不久出现的一种新式小吃,在南屏街等地方都有露面,上层有炸薯条、牛排粒和蔬菜,下层是饮料,看起来还挺方便的
以前叫“壹套鲜鲜花米线”的一家米线店,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改名叫“甩大碗鲜花米线”了,里面的装修和食物风格都没有变
这是上周刚刚新开业的“么么蜜呀”的冰淇淋,园西路总是能在一夜之间冒出各种好吃的
俗话说“但见新人笑,那闻旧人哭”,这些好吃的背后,可能我们不会去注意,也不会记得那些已经消失了的东西,比如以前摆摊的包烧米线、舂鸡脚、木瓜沙拉、芒果糯米饭、小肉串……
前不久刚关了的炒酸奶、鸡蛋仔冰淇淋……
还有一个每天都微笑面对生活的卖糕点的老奶奶,她的东西都不贵,味道也不错,曾经路过都会买几样,最近去了几次园西路,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,都没有看到她,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
如果没人提起,这些消失了的东西可能你再也不会想起,就像“猪排饭”和“茉香绿茶”一样,现在还有多少人会记得
圆西路上的每一天,空气里都弥漫着各种美食的味道,从坡顶到坡底,每一段路都有一种代表性的气味,让你不用看都知道是什么,脚步也始终会朝着自己喜爱的味道走去,不论时光如何流逝,美食如何更替,一想起园西路,心里浮现的永远是属于“圆西路”独有的味道